2022 年 9 月 11 日 2100 時,*** SHIPPING AND MARITIME SERVICES 公司所有的散貨船“**** DUKHAN”輪載運 68550 噸煤炭從印度尼西亞布拉提港駛往汕頭海門港途中,在汕頭海門港以南約 12 海里(概位:22°59′.8N/116°42′.1E)附近海域,與從事拖網捕魚作業的“粵潮陽漁***”船發生碰撞,造成“粵潮陽漁 ***”船沉沒,船上 7 人落水,其中 2 人獲救,5 人死亡,根據《水上交通事故統計辦法》第六條的規定,構成較大等級水上交通事故。
經調查,“**** DUKHAN”輪疏忽瞭望、未使用安全航速、未及早采取避讓行動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,“粵潮陽漁***”船疏忽瞭望、未采取最有助于避碰的行動是事故的次要原因。“**** DUKHAN”輪負事故的主要責任,船長是事故主要責任人,“粵潮陽漁***”船負事故的次要責任,船長林某創是事故次要責任人。
經調查,“**** DUKHAN”輪為在航機動船,“粵潮陽漁***” 船為正在從事拖網捕魚作業的漁船,事發時水域能見度良好,按照《1972 年國際海上避碰規則》及其修正案(以下簡稱《規則》) 第二節“船舶在互見中的行動規則”第十八條1的規定,“**** DUKHAN”輪為讓路船,“粵潮陽漁***”船為直航船。
“**** DUKHAN”輪
(1)疏忽瞭望,未對局面和碰撞危險作出充分的估計。事故發生前該輪船首兩側有多艘漁船在拖網捕魚作業,該輪未對包括“粵潮陽漁***”船在內的多艘漁船及早進行雷達標繪,也未進行充分的目視瞭望,直到兩船相距約 0.3 海里判斷出“粵 潮陽漁***”船正在橫越本船船首,且此時兩舷近距離有其他漁船拖網作業,船舶操縱受到限制。該船未使用雷達和目視等有效手段瞭望,未對局面和碰撞危險作出充分的估計,違反了《規則》 第五條2和第七條3的規定。
(2)未使用安全航速。該輪航行至汕頭海門沿海水域時,附近有大量漁船沿東北西南走向拖網捕魚作業,多艘漁船與該輪航向交叉且存在碰撞危險,通航環境復雜。該輪駕駛臺 1945 時通知機艙一小時后備車時,周圍已經有大量漁船捕魚作業,2048 時駕駛臺改為備車狀態操車鐘從前進三降為前進二時,機艙因未準備好重新加車到前進三,直到 2052 時主機才正式備好。主機備好后該船以前進二繼續航行,航速一直在 8 節以上,直至事故發生后,船長才下令停車。該輪在漁船密集水域航行,通航環境復雜,未根據周圍環境及早備車并降低航速,以便為判斷碰撞危險和采取避讓措施留有充足的時間,違反了《規則》第六條4的規定。
(3)未及早采取避讓行動。該輪作為讓路船,在與“粵潮陽漁***”船、“粵潮陽漁 13***” 船等多艘漁船形成碰撞危險后,未及早采取大幅度的避讓措施,一次性讓清前方多艘漁船,而是多次采取小角度向左轉向的措施,進入多艘漁船拖網作業區域,近距離避讓“粵潮陽漁 13***” 船后無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采取大幅度避讓措施避讓“粵潮陽漁 *****”船,最終導致碰撞的發生。該輪違反了《規則》第八條5、 第十六條6和第十八條的規定。
2.“粵潮陽漁***”船
疏忽瞭望,未采取最有助于避碰的行動。2026 時“粵潮陽漁***”船轉向折返向西南方向直到發生碰撞沒有采取任何轉向變速行動,也沒有發出任何異常的叫喊,可見 值班人員在事故前未觀察周圍船舶動態,沒有及時發現“**** DUKHAN”輪,未采取最有助于避碰的行動,違反了《規則》第五條、第十七條7的規定。
責任認定
“**** DUKHAN”輪疏忽瞭望、未使用安全航速、未及早采取避讓行動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,“粵潮陽漁***”船疏忽瞭望、未采取最有助于避碰 的行動是事故的次要原因。“**** DUKHAN”輪應負事故的主要責任,船長是事故主要責任人,“粵潮陽漁***”船應負事故的次要責任,船長林某創是事故次要責任人。
“**** DUKHAN”輪負事故主要責任,船長是事故主要責任人,該輪船長涉嫌交通肇事罪,建議移送汕頭海警局調查處理。
(1)對“**** DUKHAN”輪違反了《規則》第五條、第六條、 第七條、第八條、第十六條、第十八條的規定,建議汕頭海事局依法對該輪進行行政處罰。
(2)“**** DUKHAN”輪已知與拖網漁船發生碰撞事故后,未及時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,違反了《海上交通安全法》第八十條的規定,建議汕頭海事局依法對該輪進行行政處罰。
(3)“粵潮陽漁***”船違反了《規則》第五條,鑒于該船船主兼船長林某創死亡,建議免于行政處罰。
(4)“粵潮陽漁***”船配員不滿足《漁業船員管理辦法》關于最低配員的要求,鑒于該船船主兼船長林某創死亡,建議免于行政處罰。
建議將潮陽區海洋綜合執法大隊郭某文、鄭某武,海門 鎮第一漁業聯社林某波、林某加、 鄭某成等 5 人對“粵潮陽漁 ***”船出港報備和安全檢查工作落實不到位的問題,移交潮陽區 政府調查處理。 |